“冷?”
陶清风把自己外套脱下来,给燕澹生披上。
宫纱红羽,宛如一团火轻轻拥围。
“大树要生长几百年,种下了很多藤蔓,有些藤蔓会彼此绞杀,但最后茁壮的总会留下来仰受荫蔽,这就是生生不息……”
燕澹生语焉不详道,“但是,有些枝节,可以寸寸折,不能绕指柔……太多这样的事情,好累,好冷。”
陶清风似乎窥见了燕澹生的另外一面,被遮掩在他耀眼的光彩和戏谑的德性之下,柔软热肠般的孤直,竟让陶清风觉得一丝落寞的味道。
所谓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燕澹生靠了一会儿就醒了,抬头发现自己披着陶清风的衣服,又换了那副人前无害笑颜:“陶兄,你可真是……”
燕澹生忽然间想起了对方介绍过的表字,改口道:“广川兄,你可真是温柔。”
在后来的篇章中,燕澹生饱蘸深情的浓墨记录这一幕时,书写他对陶清风在琼林苑上的印象,连用了三个褒义形容——
“高才、善心、美姿仪。”
又添了一笔诗:天赐红袍遮我身,从此不赴琼林宴。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是吏部和礼部的听调往事,挺甜,真的。
第142章番外三:吏部往事
中书六省平日办公在皇宫外城的西华门外,夏日被阳光直晒,红墙黄瓦几乎被蒸得变形。
六部之中,吏部是为考较、遴选官员任职的部门。
每届的科举过后,状元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榜眼和探花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其余进士进吏部听调、再参加考试。
然而佑光三年这一届很奇怪,状元应大砍直接去了同中书门下平章机要做事。
榜眼燕澹生却因为燕国公的“要求”
(“好好磨一磨那小子”
),被留在吏部听调。
榜眼被留下了,自然后面的人也得待在吏部,于情于理都不能越过他。
其他进士本来就得待在吏部听调。
唯一被牵连到的,就属本来可以去翰林院修撰的陶清风。
为此燕澹生总觉心下过意不去。
这是一个三伏天午后,皇城夏日炎热,偶尔皇帝会赐几个冰盆分给四个门的重臣,分下来的隆恩,也只有尚书、侍郎等有资格使用了。
燕澹生的家仆隔三差五总要来西华门送东西,炎炎夏日,这回直接送了个装着水果的冰壶。
燕国公的景园就在皇城外不远处朱雀大街上,每天家仆换班和皇城禁卫轮岗都能看到彼此的距离。
燕澹生来吏部,从家里走十分钟就到。
他的家仆送冰壶也不会融化,且和禁卫都脸熟了,检视无恙就放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