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时月色再亮一些,大概便会让人看见。
来的这个人,也是白素贞的又一旧相识。
那是小道士沽清,在老白初来钱塘县闲的淡疼四处抓鬼赚银子的时候,跟他搭伙做过几天“生意”
。
沽清之前也来过白府,因此对于白府的地形都算熟悉。
说起沽清也是个极贪婪无度的人,当初跟着白素贞做了几票生意以后便觉这是个十分赚钱的营生。
却不想,老白不是一个喜好在银子堆里打转的人,赚了几笔之后就收手了。
沽清只能另起炉灶,拿着没用的符纸骗人圈钱。
结果被白素贞收了符打了脸,又送回了青木观。
然而赚过银子的人,哪里还会受的住之前的苦修。
沽清在青木观躲了一阵子风声之后,便又下山来了。
他本是不想再来钱塘县的,毕竟县里有白素贞一天,他便难有好果子能咽。
只是这话说来也巧,赶上沽清打算从钱塘县缪峰山翻到另一处县城去的时候,让他遇到了一路都在骂骂咧咧的王道灵。
王道灵上山是为了再寻点能用的阴灵,但是未足月的孩子的魂魄本来就难找,在深山老林里扒拉了一圈无果以后,越发恨极了白素贞。
嘴上也是大爷,娘舅的一通诅咒。
沽清起初只当这个道士在发疯,错身而过之际却听到了白素贞三个字,才不由停下了步子。
有共同朋友的人不一定会成为朋友,有共同敌人的人却总是契合。
沽清和王道灵都是统一的想要发财,统一的看不上白素贞。
有了这两点认知,便足够两个心怀鬼胎的人一起上路了。
王道灵答应沽清,待到他帮自己找到那两个阴灵以后便带着他去其他县城发财。
沽清一听这人发财的门路比自己抓鬼骗钱来的还快,自然也不会拒绝。
王道灵交给沽清的那个串子,是常年用尸油浸养过的木骨珠子,阴灵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味儿。
只要闻到了,必然会咬到珠子上来,珠子便也顺势将阴灵收了。
王道灵将诸事都策划的好,沽清进去以后他便窝在墙角处放风。
王道灵却不知道,法海禅师收妖收鬼以后,都是统一的装在黑罐子里养着。
沽清看到的就是一整排的黑漆罐子,全跟装蝈蝈的斗子似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