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蛇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是不详的象征,据说见者必死。
汉贾谊《新书?春秋》:“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
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
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
其母曰:无忧,汝不死。
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
呵呵,把同学们恶心到了。
其实两头蛇是蛇的一种。
但它并非长了两个头,而是头尾长得极像(拟态),便于自我保护。
该蛇常倒着爬行,以便受攻击时用头部反击。
俗称两头忙。
作者有话要说:为什么安排跳崖?因为俺准备出全了武侠俗套剧情啊~
百里绯
上一话说到燕子洞中一个采燕窝的小男孩被双头怪蛇咬伤,命在旦夕……
——
正当三人都以为这可怜的孩子立马就要毙命于蛇毒之时,洞穴中突然响起了一个沉稳可亲的声音:
“蛇毒逸散就难救了,别动他,我来瞧瞧。”
韦一笑和周颠心中具是一惊,这声音远远从吊桥上传来,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送入了三人耳中,便似说话之人近在眼前一般清晰。
却又中正平和,并不振人耳鼓,说话者内功之高之纯,可想而知。
这人每说一句,声音便近了数丈,刚说完“瞧瞧”
两个字,洞穴口便出现了一位身材异常高大的老道士。
只见他身着一袭破烂脏污的灰布袍子,结了个乱蓬蓬的道髻,甚是普通。
相貌身形却很醒目: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瞧他须发如银,一尺有余,怎么着也得七八十岁了。
脸上却红润光滑,气色极佳,显然是位修身得道的高人。
但不管这老道怎样仙风道骨,韦一笑和周颠都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江湖道理,这声音响起的同时均暗中戒备。
林一颦却兴奋异常,因为她打小熟知的是另一套江湖理论,比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