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我们这边还有李工在啊。
你在东北可是待了好几年,刚返回来的你自然对当前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
既然是李工想到了关于熊国专家的事宜,想必也能够推测得出上头从东北能够调配多少熊国专家回来吧?”
面对着副厂长宋同志的提问,李博没有迟疑地回答说:“就我知道的状况而言,如今的东北正在大力开展各项建设工作,熊国专家实在是抽调不了几个。
据我个人估算,能够为北京调配过来十几位专家已算是很不错的情况了。
”
这时,自始至终未曾表态的刘书记开口道:“嗯,相较之下,东北的确是我国当前重点扶持建设和展的重型工业基地,上层领导自然不能过度抽调熊国专家离开该地区。
即使如此,分配下来的专家数量仍旧不多,正如李工分析的一样,每个工厂最终可能只能得到一位熊国专家而已。
”
“李工,对于这件事,你还是否有其他的想法?”
李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书记,我认为如果根据第二种分配方案来进行是最佳选择,我们可以预先向上反映这一想法,争取直接得到上面的认可,并在实际分配时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来便可以避免因争夺而起的各种麻烦。
同时,这也使我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一位熊国专家以满足本厂的实际需要。
”
听完李博的意见,工会主席李胜利有些疑惑地问道:“为什么一定要自行挑选?难道由上级直接安排不可以吗?”
对此,李博微笑作答:“李主席,其实并不熟悉当前情况。
尽管这两年熊国专家对我们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但每位专家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质各不相同。
有尽职尽责、耐心指导与帮助我们的专家;亦有不少不负责任,整日醉醺醺且迟到旷工频的专家。
有的专家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而另一部分则只传授非核心内容,在关键环节闭口不谈,即便追问也不愿意多说一句。
如果等到上头统一调配,可能会出现那些既缺乏高水平技能又不愿真诚教学、甚至性格恶劣的专家被分配过来。
这样一来,不仅无法为我们带来实质性的益处,还会因为他们的敷衍态度使得职工得不到应有的培训和提升。
因此,我们必须精心挑选,毕竟每月为每位专家支付高额薪酬,投入如此多资源却无法获得相应回报将是极其不划算的事情。
”
对于李博的一番话,在场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并点头称是。
“嗯,你说的非常有理。
”
但随即,刘书记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继续补充说:“然而,既然我们都已经了解到这一点,那么东北地区的地方官员肯定更加明白。
即使受到上面的压力,各家企业负责人也不傻,他们绝不会轻易把那些既能担重任又能无私传授技艺的好专家送走。
他们定会找尽种种借口拒绝合作,到最后真正来到我们这里的基本还是那些技术普通甚至态度恶劣者。
”
“不是顶级专家嘛。
”
“书记的想法不错,那些优秀的专家东北方面是不会轻易放出的。
但我正好认识一个,虽然他的性格很暴躁,也不太好相处,但是技术相当高,只要有特定的要求满足他就乐意认真分享重要的技术知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