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家多数的时候都是喝粥,各种菜粥、杂粮粥。
春天的时候基本顿顿都是野菜粥,吃的人眼都绿了。
节日的时候,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家里也会做点杂粮馒头。
不,他们做的不叫馒头,叫粑粑、糖糕、板子、还有窝窝头等。
粑粑、糖糕、板子都是米粉做的,板子是南方特有的一种小米(种的很少,主要是产量低)磨成粉,有糯米的黏性和米香,喜欢吃糯米的人一定非常喜欢吃。
窝窝头不像北方的窝窝头用玉米面制作,这个时期的南方窝窝头什么粮食做的都有,比较杂。
基本上是家里有什么就用什么做。
比如:木薯粉、红薯粉、山药粉、芋头粉、板栗粉,(这里的板栗粉多数都是野生的板栗磨成的粉)当然还有玉米粉等。
丁圆上辈子就听人说过,吃在广东。
人人都说是因为南方气候原因食材比较丰富,还有就是这边的饮食文化比较悠久,经济繁荣的原因。
丁圆私以为这些原因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南方曾经是历史上很多朝代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流放的犯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饮食不同,习惯不同,汇聚在此,日积月累,日新月替,经过了很多年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吐故纳新,才成就了吃在广东这句话。
言归正传。
丁圆看见年琳复杂的眼神,心里咯噔一声,头一个想法就是,南方人吃米,莫非他们这边没有面粉卖?
这个念头一起就被她否了,中午才买的三个素包子,说明这里还是有面粉卖的。
那年琳看自己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呢?
年琳不问,自己就当她说的是因为长这么大还没吃过白面馒头的惊喜吧。
于是,二人都不再说话,年琳将菜粥倒了一半给丁圆,两人吃着馒头,喝着菜粥,默默地吃完。
菜粥有点苦,丁圆猜测里面的菜是芥菜之类的苦菜。
她不是很习惯吃苦味的菜,生活本来就够苦的,还要吃苦菜,丁圆接受不了。
囫囵着将粥吞下肚,又冷又苦的粥让胃都有点不舒服,丁圆紧啃两口馒头下肚才好些。
吃完馒头后,又喝了小半碗开水,丁圆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吃饱了。
“a¥&”
年琳妈妈洪亮的声音传来,丁圆一个字也没有听懂,年琳大声回了一句,然后吹灭了油灯。
丁圆猜想,年琳她妈妈刚刚肯定是心痛灯油了,要她将灯灭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丁圆又想,这边的女人个头不大,嗓音却不小,是不是因为这里空气好,大家肺活量都挺大。
“阿圆,过来冲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