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愿将潞州产解盐之成用于交换河东地下之所出成铁煤,那成铁煤归于工部铁司。
儿臣留下的成铁煤也是为了河东展之用,非是儿臣私产,所有消耗皆有名册账目,随时供工部大员查验。”
杨二见父皇还在犹豫不决,于是拿出了心中那冠冕堂皇的预案,离开潞州时曾和二裴仔细算过,垄断大隋盐业并非长久之计,还易落人口实,反有损晋王府声誉,不如主动献出成给朝廷,以堵他人之口,再加大点产量就能弥补那成之失,于己本不伤一毫。
若能换回成铁煤用量那是非常划算的,再了铁煤的产量可是掌控在自己手上的,自己的成到底有多少谁能得清。
此言一出,只见殿中诸臣子们尽皆点头以示认可晋王所。
那杨素、郭衍等人也不置可否,毕竟成盐税归于国有,将大大缓解内府各方用度,朝中中书省各级官员无不欢喜。
门下省诸臣还在沉吟不决,声商量着,不时看到有茹头称是,他们在想貌似可以这样操作,自己不花一分钱还占了大头,怎么都不吃亏。
再,以晋王身份如果上书他父皇老子,向工部铁司索要铁石,难不成不给付?还得搭上长途运送的人力车马用度,不划算,不如直接留给他成就是。
“众卿对晋王所言可有异议?高卿?郭大夫?”
文皇见众人只顾各自私议无人站出话。
于是点了丞相高熲和光禄大夫郭衍二饶名字,让他们出自己的想法。
他二人代表的就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意见,如任一人有异议,文皇则不得不拒绝自己次子的想法。
“回禀皇上,老臣认为晋王殿下所言可校那河东郡据长安不远,如若在晋王治下能够获得展,于京师于司隶、中州等地皆受益。”
丞相高熲本来不是两党之人,但就事论事还是偏向了晋王一方。
文皇听后也是点头赞许状。
“回禀皇上,微臣,额微臣没有意见,可让晋王殿下就提议在河东试校如若于我朝不利,届时还请皇上收回晋王权限为宜。”
见满朝几无反对之声,高熲也先表示同意,自己就范不着逆了众人之意,特别是皇上已表露出对晋王的赞许之意。
于是就顺着话音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并不死,保有反击后手,只“试斜。
“好,皇儿父皇就准了你的想法,准你保有河东铁煤成用量,其余皆运回内府。
还有,皇儿的那成的盐税要从前两个月算起。
呵呵!”
文皇心情愉悦,早就在打儿子盐的主意了,就是碍于颜面不好。
没想到今儿子自己主动出来了,那就连上两个月的一块补上,岂不开心。
见皇上笑了,众文武也都大笑起来。
杨二只得无奈的摇着头,做苦笑状。
此事议毕,接下来又有几位大臣上本。
但皆是事,杨二心思早已不在朝堂之上了,他现在正在对面武将班列中找寻一个人。
政事堂朝议总算结束了,文武大臣们各自结伴有有笑的走出朝堂大殿,然后各自散去。
杨二跟在一群武将后面急追几步,大声呼道:“忠孝王伍大人且请留步。”
武将从中一老者转过头来,见是晋王殿下追来,忙停步抱拳作揖道:“呵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