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七十三讲(第5页)

,他讲出一个观念说,念佛的人什么叫作有信心呢?就是你念佛的时候,念念之间顺从本愿,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你说,欸,我念佛,我是业障凡夫,我可不可以往生?你还在打妄想,你没有顺从本愿,你没有信心!

以善导大师的标准,念佛人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你整个就是进入弥陀的功德了,你不能有任何的讲话的余地。

你说,欸,我业障深重,我善根不够!

这个表示你心中还在抗拒本愿,就是你抗拒本愿,你还有你的想法。

所以善导大师在诠释往生的关键的时候,他就是说,你念佛的时候,关键不在你这个人是不是业障深重;只要你心中提起来的时候,你的心是整个靠到佛的功德上,你心中没有任何想法,就是把自己空掉,心中只有佛,这个就是顺从本愿。

善导大师解释信心是这样讲。

但是,蕅益大师在解释三资粮的时候,我们看《弥陀要解》,他是比较偏重在“欲生我国”

他认为愿是最重要,就是你要如实地经常去观想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庄严,去观想娑婆世界的过失,然后使令自己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善导大师比较偏重在对佛的皈依,对佛本愿的皈依,蕅益大师比较偏重在对净土的好乐,产生对娑婆的厌离。

当然,这两个各有各的传承,诸位在实际操作当中,这两个当然都有它的好处。

总而言之,从往生的角度,其实从历代祖师的开示,这个念佛还不是关键,你念佛念得多念得少,跟往生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这个是决定你的品位。

你能不能够往生,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跟往生净土的愿力这两个是关键,这两个是主导性的关键。

所以说,念佛法门,其实它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就是你不管用什么方法,你的心跟弥陀的心要能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这个关键在于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对于净土的一种愿望,依此而建立起来的。

所以这个法门被古德判作他力门果地教,是这个意思。

辛五、耳根圆通分二:壬一、叙悟缘起;壬二、牒证结答这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宗,它正式加被本经的当机。

因为阿难尊者多生多劫都是多闻,以耳根听闻佛法。

佛陀说,你多生多劫听闻佛法都是向外攀缘,你不如一日一夜当中来反闻闻自性。

就是,你听闻佛法,是谁在听闻?你应该从听闻佛法当中产生回光返照。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等于是加被当机众,使令他能够就路还家,所以就把它放在最后面,而且是对整个修学的过程详细地加以开展、加以说明。

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叙悟缘起,第二个牒证结答。

壬一、叙悟缘起分三:癸一、值佛禀教;癸二、依教修证;癸三、由证起用壬一是教化主观世音菩萨叙述自己开悟真如本性的整个因缘。

这个地方有三段:一,值佛禀教;二,依教修证;三,由证起用。

癸一、值佛禀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值佛禀教”

就是遇到了古佛而禀受教法。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

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

我于彼佛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这个“耳根圆通”

的主要修学者就是观世音菩萨。

所有的菩萨都是以功德安立名称的,他有这种功德,所以他有这个名称。

那么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安立是怎么回事呢?有两层意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