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就把姜太后和公子段如何谋位,如何被贬颖城,自己如何许下黄泉才相见的事情说了一遍。
现在是想见自己的母亲,因为誓言的原因无法得见,想起来就心酸。
颖考叔说:“大王的母亲现在只有你一个儿子了,大王不奉养自己的母亲,就和这只鸟有什么区别呢?我呢,有个计策,可以解大王的顾虑。”
庄公喜道:“先生有何办法?”
颖考叔说:“大王许下黄泉相见,只需要在地下挖一有泉的地方,在地下修建一个房子,那个时候,大王搭建个梯子,下到室内,与太后见面,不就是黄泉之见了吗?”
庄公抚掌大笑道:“先生这个办法不错啊,寡人立即叫人去办。”
再说黄泉和梯子很快就建好了,姜太后知道自己的孩子要来见自己,感动万分。
庄公沿梯而下,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姜太后说:“都是老身不对,真是苦了我的孩子啊。”
庄公听了,又是一阵大哭。
哭了半天,两个人才止住。
庄公从地下接太后升梯出洞,亲自扶姜太后在轿子上坐好,自己拿着马鞭随行。
郑国人见庄公这么仁孝,都为自己有这样的大王而高兴。
颖考叔因为献计有功,庄公赐颖考叔为爵大夫,与公孙阏一起执掌了郑国的兵权。
再说公子段的儿子公孙滑去请卫国的兵马助阵,走到半路,听自己的父亲自杀,大事已去。
他急忙回到卫国,面见卫恒公,向卫恒公说自己叔叔杀弟囚母的事情。
卫国公说:“郑侯也太没有道理了吧,我为你公孙贤侄来讨伐他。”
于是点齐三军,大军直向郑国扑来。
你说卫国为什么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派兵攻打郑国,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情况是诸侯互相侵略,抢夺地盘,名义上卫恒公是为公孙滑报仇,实际上他心里想着的是什么啊,还不是想从郑国分点好处,而且当时的卫国国力还是很强盛的,现在出兵,恰好是师出有名呢。
不知道胜败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